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曹风  > 正文

蒲扇摇曳旧时光

作者: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3-07-11 09:56

儿时的老家,到了夏日的夜晚,乡亲们在晒场、渠埂上、河堤上,乘凉、讲故事、聊天、吃瓜、捉萤火虫……那一幕幕孩提时代的情景,虽然已经远去,但我依然没有忘却。

小时候的农村大多还没有通上电,更别说电风扇和空调了。在炎热的夏天里,只有蒲扇才是村民唯一防暑降温的工具。在那时,不管天气多么炎热,只要手持一把蒲扇,轻轻一摇,那阵阵清风带着原野特有的气息,便让整个夏天都鲜活起来了。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手中,时常会摇着一把蒲扇,不紧不慢地摇着,摇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酷暑,也摇过了一段蒲扇逐渐消失的岁月。

蒲扇的名称大概源于用蒲草做的扇子,其实也有用麦秸做的,最常用的是用芭蕉叶做的。蒲扇,不光轻巧灵便,防暑降温,还能遮荫挡阳,驱赶蚊虫。最大的好处是便于携带,不用耗电,非常环保。在那个生活简单的岁月里,是人们消暑度夏的最佳伴侣。

每到夏季,村民几乎人手一把,整个伏天就不怕热了,走到哪儿,总愿拿着蒲扇驱蚊纳凉。每当夜幕低垂,星光满天,劳累了一天的大人们总会带着孩子们聚到村口、桥头、渠梗乘凉。在风口地处,人们有的躺在地上,有的蹲着或坐着板凳、马扎,有的在家门口,放上凳椅,搁起门板,也有的把芦席铺在地上,供幼小的孩子或坐或躺。夜晚乘凉,每家每户几乎是倾巢出动,男女老少,这里一堆那里一伙,谈谈天,说说地,聊聊东家长,扯扯西家短,笑声时起。男人们大都是赤着上身,身体无不晒成了古铜色。大一些的孩子纳凉时就不怎么依偎大人身旁,大都喜欢自己玩。玩斗鸡、玩捉迷藏、玩打花牌……小点儿的孩子最自由了,穿着开裆短裤的,甚至赤身裸体的都有,一个个晒成了小黑人。他们也是最不安分的一帮,玩了一个白天还没玩够,这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嬉闹。孩子们在一起总是免不了要打打闹闹、吵吵嚷嚷,于是,乘凉人丛中不时夹杂着大人们呼唤声和训斥声。

乡村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分外明亮,天河、牛郎织女星、北斗勺星等能分辨得清清楚楚。随着蒲扇的摇动,有人开始讲三国、杨家将了,人们听得很专心,偶尔夹杂打蚊子的噼啪声、小孩的哭闹声和说笑声,构成了一幅其乐融融乡下消夏图。纳凉,大人们收获的不仅是凉爽,还有聊天。聊天加深了邻里的沟通、理解与和谐。小孩子们收获的是玩耍、朋友,还有故事。我小时候纳凉时听的《宝莲灯》《聊斋》和《神笔马良》等鬼神故事,至今不忘。

记忆里,母亲的蒲扇永远摇在我们的身上。晚饭后,我们姐弟仨躺在堂屋地上的凉席上睡觉,母亲总会搬一把马扎,坐在我们身旁,不紧不慢地摇动蒲扇。凉风不大不小,细腻均匀,清爽怡人。我们惬意地享受着这份幸福,甜甜地睡去,也不知母亲何时停下手中的蒲扇,待我们睡醒还能感觉到母亲蒲扇的清凉。

新买回家的蒲扇,凑上去闻闻,都有一股类似麦秸的味道,母亲通常会用一条长长的黑布条沿蒲扇边用针线缝好,尽管显得沉笨些,但结实耐用多了。然后,再往扇柄上用细绳子拴好,在不用的时候就可以挂在墙上了。

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,蒲扇的风是从田野吹来的清新,它比风扇和空调的风更柔和,更与人亲近,它有泥土的气息,也有庄稼的味道。

蒲扇虽小,却与整个夏天的时光有关,蒲扇一摇,摇走了蚊虫的叮咬,摇走了夏日的炎热,也摇出了童年的乐趣,更摇出了一段终生难忘的岁月。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